【看不見得壓力】照顧的辛苦有誰懂。犯罪的隱形殺手。
前言
最近看到一些照顧者因照顧壓力大,
無人可協助,
因此親手將他/她結束生命的慘案。
這篇就來聊聊照顧的壓力來自哪邊?
案例
案例一
案例二
案例三
層出不窮的照顧壓力,
每天例行的照顧工作,
如無形般的重擔施壓在身上,
那種無形的壓力,
沒有體驗過「照顧」的人,是真的很難理解。
而這些淺在的壓力無形之中會逐漸變成「殺人魔」。
照顧壓力來自各方
被照顧者的壓力:
被照顧者,可能是你的爺爺/奶奶/爸爸/媽媽/公公/婆婆/岳父/岳母/姑婆/姑姑/叔叔/阿姨/配偶……..
被照顧者希望的是熟悉的人在身邊,
當然也很多時候是因為不想離開家中去到不認識的陌生環境生活,
因此被照顧者會用言語或激烈的口吻要求,
不能將他/她送到安養或照顧機構中,
即便照顧者已經窮途末路了,
被照顧者依然執意…
手足的壓力:
手足之間,因為居住的距離,對於住的近的就有「照顧的義務」,
這樣的觀念確實存在這,
居住在遙遠國家的手足,講話就比較大聲,
與被照顧者居住在同一個國家者,就有義務照顧?
這邏輯確實令人相當匪夷?
也可能,
因為家中排行位置 / 收入多寡 / 個性等問題,
皆有可能產生此問題。
親友的壓力:
親友之間的壓力是最不負責任,
卻也是傷害最大的,
三姑 / 六婆 / 五嬸 / 叔公………等旁系親友,
喜歡把別人家的家務事拿出來當作茶餘飯後閒聊話語,
對於別人家的家務事,
並未得到準確資訊,
便開啟了公聽會般演說,
給了不正確的指導棋,卻又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,
照顧者,若是遵循親友的說法,
調整了符合親友的照顧方式後,
當真出了問題,追究起來,
後續親友們則拍拍屁股說:「我不知道」,轉身輕飄飄地便離開。
鄰里的壓力:
鄰里的壓力其實跟親友壓力存在著一樣的風險,
一樣的方式,
一樣的說法,
一樣的不負責任。
道德的壓力:
中國文化傳統美德的青年守則中便提到「孝順為齊家之本」。
孝順的方式百百種,
但扭曲了孝順的方式,便無法會使照顧者莫名的壓力產生。
孝順並非要把子女/父母等照顧者綁在身邊,
為了達到所謂的「陪伴身邊的孝順」,
因此把大家從世界各地招集回來,
要求大家在家固定輪流照顧他/她,
有的為此請假,
有的為此排假,
更厲害的則是直接離職,擔負起照顧者的角色。
但這樣真的好嗎?
這些都是真真實實經歷過的案例,但並非所有的家庭、鄰里、手足都會遇到此問題,我說的這些是屬於比較極端的模式。
結語
當然,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文化,
各家庭壓力來源皆有不同,
常說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」,
下聯是什麼? 「…………………」
你可以想想看你的答案。
期待可以找到對的方式,
幫助自己,也幫助家人,
彼此之間共同互好,
再依照家庭關係而有所調整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