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下流老人】讀書心得─高齡、老化的最佳讀物─藤田孝典 著

作者:藤田孝典,是為實務工作者。
從他實務工作中接觸到的諸多案例後,寫主這本書,跟大眾分享現行日本實務中面臨的現況。
這本書是在2016年4月出版。
當時是在逛博客來網路書店時自行購買,已經順手翻閱無數次,但總想著要找時間好好寫一篇讀書心得,就這樣一拖拖了許久。
現在終於下定決心想要把它拿次拿起好好閱讀,並記錄先下心情。

這本書下的標題及封面設計,
看到第一眼會有種令人覺得「負面、低落、落魄……」等負面情緒反應,
這並非標籤化,而是閱讀者第一眼會先從封面評斷是否要繼續閱讀這本的書的初念,
當然,我對老人領域相當有興趣,而這本書的封面與標題正準準的吸引到我的目光。

作者整理出三種下流老人會出現的特徵:
「收入極低」、
「沒有足夠的存款」、
「沒有可以依賴的人(社會性孤立)」。
換言之,便是「失去所有安全網絡的狀態」。
而到底是要先救濟拼命工作的單親媽媽或窮困的孩子,
亦或者需要從高齡者先行,或是我們時常接觸到的身障朋友們呢?
這是一個無限的循環,各派支持者皆主張先救自己人,
但事實上我們應該要先從最根本的教育、福利、照護共同著手。
當然,作者在服務個案過程中也發現,
並非所有高齡者皆為下流老人,也曾讓作者接觸到幸福老人,
「幸福老人」與「下流老人」兩者之間最大差一點是,
幸福老人多了「人際關係」,這種人際關係不單單是侷限「朋友」,
「家人」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人際關係,
配偶、子女、家人、朋友,這些都可將打造出優質的人際關係。

陷入窮困的老人,不僅僅要面對孤立的人際關係,
尚要面對髒亂的居住處,龐大的醫療負擔對於這群窮困者更是卻步的踏入醫院。
我們都會老,
但要如何打造良好的優質晚年,作者認為國家有很大的關係,
我不排斥作者的說法,
但從政策面來說,我更種是從個人/家庭習慣,這或許才是我們要重視的根本吧!